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種苗改良繁殖場-第二苗圃辦公室

西元1913年,日本在新社成立大南庄蔗苗養成所(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當時因為總督府強徵土地,還爆發臺灣第一起農民運動「馬力埔事件」。西元1915年成立第二苗圃,照片中的辦公室為西元1919年所興建,而白冷圳的建設,最初即是為了灌溉蔗苗養成所苗圃的新品種甘蔗—爪哇大莖種。廠內目前也還有當時員工上下班所用之鐘,為歷史留下歲月的痕跡。隨著台灣光復,政權轉移等組織變更,苗團從蔗苗、蔬菜、果樹、花卉、玉米、高梁等試驗研究及種子(苗)繁殖場所,種苗場選在第二苗圃劃出30公頃種植薰衣草、鼠尾草、波斯菊、向日葵、一串紅、醉蝶花、四季秋海棠等花種,舉辦「新社花海節」至今已為臺灣知名地方節日之一。 拍攝時間:2003年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新社區;協成里;種苗改良繁殖場-第二苗圃辦公室
  • 撰寫者
    白冷圳數位典藏小組
  • 貢獻者
    提供者
    臺中市白冷圳水流域發展協會,白冷圳協會數位典藏小組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社團法人臺中市白冷圳水流域發展協會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社團法人臺中市白冷圳水流域發展協會
  • 創作者
    吳長錕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9/01/01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