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白毛山、中川山隘勇線(新白毛線)

白毛山、中川山隘勇線(新白毛線)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白毛山、中川山隘勇線(新白毛線)

此繪圖為白毛山中川山隘勇線,為鄭安睎先生提供。 明治38年(1905)3月下旬左右,由於稍來社原住民繼續侵擾隘勇線附近,臺中廳以220多名警察組成討伐隊,向稍來社前進,殺了生蕃2人,焚毀多棟家屋 ,已註定了官方繼續往內山推進隘勇線的計畫。明治39年(1906)12月初,臺中廳預定自大坪籠隘勇線第41號隘寮開始,一直沿著橫龍河, 在橫龍河與大甲溪合流處,渡過大甲溪,由水井頭的崎腳,直達白毛山山頂,經二郎山 ,包含阿冷社的舊社地,到南投廳下的中川山。5日開始施工,稍微變更其路線,以大坪籠線第四分遣所,直渡過橫龍河,穿過稍來社高地,在無名溪口渡大甲溪,溯其大甲溪左岸,包容白毛山,由二郎坑口附近,南折出大甲溪西岸,經其崎腳,抵達二郎山,由此包容阿冷社舊地,到達南投廳下中川山 。轄內包圍全部白毛社及稍來、阿冷兩社各一部分之隘勇線 ,明治40年(1907)1月3日完成約6里(約23.6公里)長之隘勇線 。幾年之後,明治42年(1909)7月15日,臺中廳告示第77號,增設稍來坪蕃務官吏駐在所在稍來坪。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白毛山、中川山隘勇線(新白毛線) / 撰寫者:未知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6075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臺中市 - 和平區
撰寫者
未知
貢獻者
提供者
鄭安睎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鄭安睎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鄭安睎
創作者
鄭安睎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20/07/13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