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東海國際藝術街

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東海國際藝術街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東海國際藝術街

前人在山、海、屯、城區留下的歷史足跡,構成台中這塊瑰麗寶地,提供給後人沃饒的文化底蘊。為了記錄下這般好風景,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廣邀全國五十位作家,以「一景一詩人」的方式,結合攝影來呈現《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這本詩集,希冀以詩為臺中土地作註解,讓讀者跟隨詩人的腳步,盡覽山海屯城之美。 本照片選自《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龍井區‧東海國際藝術街〉篇,邀請作家謝昆恭以詩寫臺中,詩名為〈綺想─東海國際藝術街〉。東海國際藝術街為一處以「藝術街坊」為主題來發展的商圈,多為古董、小飾品、茶坊及咖啡店等特色店家,位於臺中市龍井區國際街、藝術街、藝術南街,故因此得名。最初於1960 年興起,當時只有幾家小店提供東海大學學生與工業區上班族基本的生活機能;至1999 年政府特將藝術街坊作整體性規劃,於是來自靜宜大學、弘光科技大學、中部科學園區與精密園區的消費族群陸續加入,遂成今日商圈規模。 --------------------------------------------------------------------- 綺想─東海國際藝術街 ☉謝昆恭 有一種溫柔,微微彷如 浮飄的味道以及瑰麗的色彩 從風的故鄉雲的國度 稜線蜿蜒而下,向長長 大肚臺地柔柔招手 多情接住來自 世界彼端的氣息,關於 藝術與異數的綺想,交織 異國風韻的移植與顯影 即使流浪已成一種附身的鄉愁 經緯線切割的國族界域 在島嶼中部的驛站,群聚成 國際微型的街巷 各自演繹飄徙異鄉的懷思與交響 就說是夢吧,一切無非是想像的漣漪 白天黯夜,訴說一場溫馨與雋永 黯夜白天,當行腳微微疲累 何妨駐足,聽聽心律的低迴 關於國際街巷傳頌的迷魅身世 --------------------------------------------------------------------- 作者簡介: ☉謝昆恭 彰化人,東吳歷史系學士,東海歷史所碩士,臺大歷史所博士。現職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專任副教授。高中時開始現代文學創作,曾數獲現代詩、小說、散文等類文學獎。出版過詩集:《走過冷冷的世紀》、《那一夜我們相遇》;散文集:《碉堡手記》等。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空間、地域與遷徙,其他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未知
創作者
路寒袖;謝昆恭
時間資訊
入庫日期
2016/11/01
媒體類型
照片
出版者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時間分期
直轄時期/省轄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