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在山、海、屯、城區留下的歷史足跡,構成台中這塊瑰麗寶地,提供給後人沃饒的文化底蘊。為了記錄下這般好風景,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廣邀全國五十位作家,以「一景一詩人」的方式,結合攝影來呈現《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這本詩集,希冀以詩為臺中土地作註解,讓讀者跟隨詩人的腳步,盡覽山海屯城之美。 本照片選自《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大安區‧大安圖書館〉篇,邀請作家張信吉以詩寫臺中,詩名為〈大安風濤〉。大安圖書館建於1986 年,為當時鄉公所配合政府「鄉鄉有圖書館」政策所建立,地址為臺中市大安區中庄里興安路378 號。透過空間大改造、分齡分群的閱讀專區規劃,以及各種創新的閱讀活動、貼心的閱讀服務,營造出溫馨舒適的閱讀環境,同時締造了全臺中市最高的圖書館借閱率,並於2008 年榮獲教育部全國績優圖書館「金館」獎的肯定。 --------------------------------------------------------------------- 大安風濤 ☉張信吉 海,不很遠 欖仁樹的後院 海。停止湧動 風,更近更靜 我們同窗遠望 在書冊環繞的建築 閱讀海翁順潮入港 歷史的舊事說不完 瞻望遠方海很模糊 晴雨天夏天或冬天 洋流自流風濤薰人 這灣澳是海翁窟嗎 風從哪裡來去到何方 往日遺留的一縷微息 親吻過多少愛的秘密 美麗的小鄉困惱人 憶我昨日風帆 前有諸寶行樹 復有欄楯圍繞 金沙白銀湧流 我卸下遠念 停泊淺海大安 --------------------------------------------------------------------- 作者簡介: ☉張信吉 1963 年出生於雲林縣,任職國立臺灣文學館副研究員。戰後第二代具代表性詩人之一。馬尼拉大學教育博士、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曾赴美國聖地牙哥大學人力資源發展中心組織與管理研究班結業。媒體工作歷任自立報系編輯、自由時報記者、雲林評論雜誌社發行人、雲林有線電視臺創臺總經理、寶島新聲廣播電臺副臺長。參與草原詩刊主編、《臺灣文藝》編輯委員、笠詩社編輯委員。著有詩集《獵鹿遺事》、《我的近代史》、《家的鑲嵌畫》,散文隨筆《虎尾溪傳奇》、《斗六臺地散步》,翻譯1984 年諾貝爾文學獎塞佛特詩集《鑄鐘》。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