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在山、海、屯、城區留下的歷史足跡,構成台中這塊瑰麗寶地,提供給後人沃饒的文化底蘊。為了記錄下這般好風景,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廣邀全國五十位作家,以「一景一詩人」的方式,結合攝影來呈現《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這本詩集,希冀以詩為臺中土地作註解,讓讀者跟隨詩人的腳步,盡覽山海屯城之美。 本照片選自《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潭子區‧摘星山莊〉篇,邀請作家黃克全以詩寫臺中,詩名為〈詠摘星山莊〉。摘星山莊又稱潭子林宅,由清昭勇將軍林其中建成於光緒5 年(1879 年),現址為臺中市潭子區潭富路二段88 號,被列為市定古蹟。摘星山莊迄今已超過百年歷史,是一座兩進多護龍的四合院傳統建築,特別在浮雕、交趾陶、裝飾彩繪以及結構上都有相當精緻的表現,享有「臺灣十大民宅之首」的美譽;而莊外一片平坦寬闊的前埕,埕前有一泓半月池和一片蒼翠的竹林,景色十分怡人。 林其中,字樂卿,號在矣,生於道光12年(1832年),弱冠從軍,任鄉勇,咸豐4年(1854年)隨霧峰林文察赴福建,歷經建陽、建德、汀州等諸役,太平天國之役又隨軍入浙,屢建奇功,時人稱為「大老」,是傳說中臺灣助平太平天國之役十八大老之一。同治2年(1863年)臺灣中部戴潮春之役時,隨軍返臺助勦,解甲歸鄉後,建造摘星山莊以安享餘年。 在現存的臺灣傳統民居建築中,摘星山莊可說是一座保存完整,形制宏偉、且頗具研究價值的古厝,尤其在磚雕、石雕、交趾陶、泥塑、大木結構、裝飾彩繪及防禦體系上,都有相當精緻的表現,而被譽為當今臺灣傳統民居的典範。 --------------------------------------------------------------------- 詠摘星山莊 ☉黃克全 你昂首望天 且欲伸手摘星 不意自己終竟成為一顆星 熠熠地 在超越自然意義的月暈中 象徵的一棟屋宇 而後是款步 世紀的款步 穿過一千枚眼瞳 也許是藍色的眼瞳 穿過圓形、方形及菱形 直線的堅持,虛線的委婉 造地上的星圖 也許並沒隱藏著什麼奧閫 也許只是為誰的回眸一笑 在雨中娉婷的圓傘蓋下 象徵的一道彩虹 其中有淚 --------------------------------------------------------------------- 作者簡介: ☉黃克全 福建金門人,輔大中文系畢業。專職寫作,曾獲吳濁流文藝獎新詩首獎,梁實秋文學獎散文首獎,時報文學獎散文評審獎。出版作品:《夜戲》、《時間懺悔錄》、《七等生論》、《兩百個玩笑―給那些遭時代及命運嘲弄的士兵》、《在最深的黑暗,你穿著光》、《島之書―金門歷史、人文、自然書寫》等十餘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