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在山、海、屯、城區留下的歷史足跡,構成台中這塊瑰麗寶地,提供給後人沃饒的文化底蘊。為了記錄下這般好風景,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廣邀全國五十位作家,以「一景一詩人」的方式,結合攝影來呈現《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這本詩集,希冀以詩為臺中土地作註解,讓讀者跟隨詩人的腳步,盡覽山海屯城之美。 本照片選自《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豐原區‧葫蘆墩圳公園〉篇,邀請作家方耀乾以詩寫臺中,詩名為〈葫蘆墩的拍殕仔光〉。葫蘆墩圳又名貓霧捒 圳,建於雍正元年(1723 年),是大臺中河川的主要源頭,從清朝開圳至今,因其豐沛的水量提供農業灌溉而繁榮了大豐原地區。公園地址為臺中市豐原區成功路502 號,內部豎立著張達京跟潘阿敦的塑像,即是向民眾訴說著先民來臺拓荒的歷史,此外,裡頭還設計了涼亭、兒童遊樂區、葫蘆墩雕塑廣場、戲水池跟噴泉,是在地民眾紓壓散步的好所在。 --------------------------------------------------------------------- 葫蘆墩的拍殕仔光(臺語詩) ☉方耀乾 想欲掀開 汝青春的面紗 數念汝重巡大大蕊 閣會使目箭的目 思慕汝烏 的長頭鬃 佇風中飛舞 沉醉佇妳溫柔迷人的 歌聲裡 汝是我夢中的記持 喔,數百冬來 咱巴宰走對佗位去 咱當時泅水的彼條溪流 咱當時牽手行過的小路 攏予歷史的雲霧掩崁去 咱岸裡社的春天佇佗位 咱高長大漢的兄弟 咱一望無際的樹林 攏予歷史的鐮刀剉掉去 我欲共汝的面紗褫開 在(tshāi)一座永遠的記持 予咱泅水的溪流 現出美麗的腰身 予咱行過的小路 永遠連接過去佮現在 2016.9.27 梅姬風颱之夜 臺中教育大學 --------------------------------------------------------------------- 作者簡介: ☉方耀乾 1958 出生,臺南人,成功大學臺灣文學博士。現任臺中教育大學臺語系教授兼系主任、12 年國教閩南語課綱研修小組召集人、臺灣世界詩人聯盟會長等。詩集有《烏╱白》、《臺窩灣擺擺》等8 冊。論著有《對邊緣到多元中心:臺語文學ê 主體建構》、《臺灣母語文學:少數文學史書寫理論》等。其作品主要觀照本土的歷史、族群、愛情、親情,文字充滿熱帶多彩意象與殖民地的歷史傷痕。他是臺語文學界最努力引介世界各種文學技巧,並且試驗新形式的詩人,詩被翻譯做多種外文。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