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普善寺

普善寺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普善寺又叫做同興宮(公),地址在台中沙鹿新生街3號。廟體座東朝西,為兩層一間式建築。其實,這棟兩層樓的廟宇,可以直接看成是兩座廟。二樓的普善寺,就如同一般漢人的祠廟,祀奉玄天上帝、虎爺與地藏王。一樓則是平埔拍瀑拉族沙轆社的祖廟,祀奉同興公的牌位。 沙轆是沙鹿的古名,以原住民語直接翻譯成漢語而來。雍正十年,台中海線諸番社聯合抗清,清廷鎮壓後,改名為遷善社。原本遷善社的祖廟並不在此,而是在今天沙鹿高工校園內。民國四十一年,沙鹿高工前身的沙鹿初級工業學校成立,同興公祖廟遷至校區西鄰(今光華路口)。民國六十三年,因中棲路(今台灣大道七段)拓寬,再遷移至現址。其實上述區域,皆為拍瀑拉族活動、生息之所。光華路口的前廟址,日後在興建紡織廠時,還曾挖出先民骨骸,這批遺骨今日便安厝在普善寺後方。 普善寺最大盛典,是農曆八月二日的祖靈祭,以及此日前後的走廛、牽田活動。每到此時,不只沙鹿地區,就連遷徙他地的族人,紛紛聚集於此,參與盛會。近年族群意識興起,儀式活動更形盛大,也更受各方注目。2018年9月祖靈祭當天,於普善寺一樓成立拍瀑拉故事館,展示相關文物、書籍,對學者研究、民眾認識在地平埔族原住民,提供莫大助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普善寺 / 撰寫者:未知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60533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其他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沙鹿區,普善寺
撰寫者
未知
貢獻者
提供者
蔡君逸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蔡君逸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蔡君逸
創作者
蔡君逸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20/07/08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直轄時期/省轄時期/清領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