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富台新村眷戶葉龍舒講述來台灣後,政府在台北、台南、中壢等地蓋富台新村。搭船來台時在高雄下船,到達岡山,在岡山搭草棚子,大家都在那裡住,住了大概半年多,眷舍才蓋好,蓋的眷舍非常非常的小,只有3坪半大。
民國42年5月24日先後分七批21艘艦被接運來台的30080名留越軍民,分由高雄及基隆上岸,抵達台灣後,按照軍人、軍眷、義民、學生等身分別安置,其中為安置軍眷,政府在台北松山、桃園中壢、台中、台南、台東五處興建眷村,初步命名為「赴台新村」,後正式定名為「富台新村」,除了有「富足」、「富強」台灣之意,也有眷村居民都是從越南「富國島」到「台灣」另一層的意義。
基本資訊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