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74年綠川同心花園綠美化

1974年綠川同心花園綠美化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D

1974年綠川同心花園綠美化

1970年余如季到日本大阪採訪萬國博覽會有感於其河川與都市環境之共生互融,回國後發起美化綠川的運動。本圖是1974年推動綠川同心花園綠美化的記錄照,亦可見於《形神化境-余如季見證臺中一甲子》一書。 綠川原為日本政府仿京都景觀設計之都市排水系統,光復後因湧入大批隨國民政府遷臺之新移民沿岸築居,導致廢棄物隨意棄置河中,衛生條件不佳。長居臺中的余如季遂奔走籌劃改造綠川,結合專家學者與學生、居民共同推動綠美化。當時「綠川勞作營」活動配合臺灣省主席周至柔的義務勞動主張,利用週末時間參加的學生須全程自行負擔,並進駐臺中市居仁國中(昔名臺中市立第一中學)。 在余如季推動綠川美化運動期間,在臺中市政府工作的他,同時也是新聞記者,將日本大阪美化的案例、以及綠川的髒亂融入新聞中,所以當時也引起居民共鳴,主動參與環境清理。這個活動也號召了臺中市青年學子的加入,包括中興大學、東海大學、臺中高農直接參與、規畫,綠川沿岸因此花團錦簇、煥然一新,余如季推行「綠川同心花園」運動,在現今亦等同於社區營造的理念。" 余如季(1932-2016)學生時期便對攝影有濃厚興趣,1953年進入臺中市政府工作後主題多聚焦在人物、市政推動與執行,也成為各大報與電視臺中部新聞的特約攝影記者。除此之外,余先生也應各單位之邀拍攝紀錄片,由於累積掌握新聞事件時效性,與挖掘新聞敏銳度的經驗,屢獲電視金鐘獎入圍與得獎。而他累積多年的生態攝影作品,亦被剪輯加入電影《白鷺人家》劇情中,獲得金馬獎、亞洲影展等獎項。 余如季先生以攝影之眼、藝術之心持續創作不輟,豐碩的作品為臺中留下極為重要的歷史見證。他在綠川同心花園運動中發起並持續推動的努力,更是社區營造的先驅。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D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D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D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其他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綠川
撰寫者
未知
貢獻者
提供者
余立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余立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余立
創作者
余如季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7/10/30
媒體類型
照片
出版者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時間分期
省轄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