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CRPD),是關乎臺灣身心障礙者權利的重要公約。

CRPD於2006年12月13日由聯合國第61/106號決議通過,並在2008年5月3日正式生效,希望能夠「促進、保護和確保實現身心障礙者所有人權和基本自由充分、平等享有,並促進對身心障礙者固有尊嚴的尊重」(公約第一條第一項)。

CRPD整合了所有涉及障礙者人權的相關規定,且增加針對保障障礙者人權所必須特別注意的基本原則規定,要求締約國應以「社會模式」為基礎看待、處理身心障礙議題,確保「人權模式」貫徹到締約國國內的政策實踐及法規制定上。

臺灣雖然不是聯合國的一員,也在2014年8月2日公布「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CRPD施行法),同年12月3日生效,正式將CRPD國內法化。政府各部門也開始審視檢查主責的相關法規,是否符合CRPD原則。

由於CRPD強調「社會模式」為基礎,改變了過去從醫療角度看待身障者的觀點,重新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待:身障者的障礙不是來自生理上的障礙,而是來自社會環境的障礙。政府應該致力去除環境障礙及社會偏見等,讓身障者能平等參與社會。

這樣從基本觀點的改變,深深衝擊著臺灣現行各種與身障相關的政策與規定,相信也會改變社會大眾,包括身心障礙者本身,對於自身族群的認知與對待。

圖為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於2016年8月22日,假Y17臺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舉辦的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首次國家報告座談會議(第九場)。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 撰寫者:林亞秀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啟妍有限公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657542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啟妍有限公司
別名
CRPD
撰寫者
林亞秀
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聾人協會
活動主辦單位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