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郭芝苑採詞創作《火金姑》

郭芝苑採詞創作《火金姑》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郭芝苑採詞創作《火金姑》

本首曲子為郭芝苑1969年9月8日採詞作曲的《火金姑》,火金姑是台語的螢火蟲之意,郭芝苑於譜上註明風格屬於「輕快」。

「火金姑」一詞,乃源於對其夜晚閃閃發光的樣貌之形容,加上「姑」的稱謂,擬人化更添親切感。因為螢火蟲屬於農事益蟲,且過往農村夜晚多無燈火,夜晚的螢火蟲顯得特別神秘,在傳統台語童謠中,關於螢火蟲的童謠不勝枚舉,可能是最常出現於台語童謠中的動物。

本曲《火金姑》郭芝苑將全曲的音域只框限於一個八度範圍內以適合兒童遊戲間配唱。本曲屬於直敘體雜念仔,押「âng」韻,郭芝苑並在韻腳加上輕巧的裝飾音,營造出輕快活潑的氛圍。

《火金姑》歌詞如下:

「火金姑來吃茶 茶香香 果子紅

洪大妗做媒人 做何位 做大房
 大房人刣豬 二房人刣羊 打鑼打鼓娶新娘
 火金姑來吃茶 茶燒燒 肉餅香

洪大妗做媒人 做叨位 做二房

二房人刣雞 三房人刣鵝 鑼打鼓娶新娘」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郭芝苑採詞創作《火金姑》 / 撰寫者:臺灣農村文化教育協會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臺灣農村文化教育協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52283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臺灣農村文化教育協會
撰寫者
臺灣農村文化教育協會
貢獻者
原權利人
郭芝苑

提供收藏者
苗栗縣郭芝苑音樂協進會

翻攝者
台灣農村文化教育協會
創作者
郭芝苑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69
媒體類型
樂譜及曲譜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