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何基明成立「華興電影製片廠」的動機及其規模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何基明成立「華興電影製片廠」的動機及其規模

本影片為導演何基明(1916-1994)的訪談紀錄片段,攝於1994年3月22日。在此段訪談中,何導演憶述當年為節省拍攝成本而獨資成立「華興電影製片廠」的動機及其片場規模。


早期攝製電影必須租用攝影棚來進行拍攝,例如「農業教育電影公司」(簡稱農教)攝影棚,或者規模較小的「臺灣省電影製片廠」(簡稱臺製廠)攝影棚,對於資本偏低的臺語製片而言,負擔可謂不小。當時何基明已具有多年攝影、沖印等經驗,而他與弟弟何錂明(1924-)早在1950年便已具有創立營運電影製作社的經驗,因此自辦片廠並非難事。是故,在拍攝事業蒸蒸日上之際,何導演為節省拍攝成本故,在販售臺中平等街兩處自家店面之後,於1956年獨資成立「華興電影製片廠」,並搭建一個可容納六個景的一百二十坪攝影棚,亦附化妝室與外景空地,且以臺中市新家為辦公室以及沖洗底片、烘整、剪接等技術層面之工作室,而位於下橋仔(今南平路)的祖厝則充當演員宿舍,甚至養馬。製片廠成立之初僅有一臺攝影機,後來有需要即向「中影」商借。整體而言,當時的「華興電影製片廠」規模據稱較「臺製廠」更大。


製片廠成立不久後,何基明再度赴日,除觀摩各大製片廠,更攜回各式新型電影器材,為華興擴增包括錄音室等設備。在當時,華興已被譽為最悠久的民營片廠,在業界大有典範之姿。而何基明挹注的心力與鉅資,也被盛讚是當時勇往直前的臺語影壇之縮影,而這番成果無論在當下及日後,在臺語電影攝製、編導與演員培訓等各方面都留下深遠影響。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何基明成立「華興電影製片廠」的動機及其規模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Media&id=651963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創作者
何基明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1994/03/22
媒體類型
影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