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地震後,在埔里地區對於居民生活與鳥類生態間產生一件最大的影響,可能就是南亞夜鷹對居民夜間睡眠及日常生活安靜產生的嚴重干擾。這兩張照片就是故事的主角南亞夜鷹及它產在砂礫上的蛋。
南亞夜鷹體長約25公分。全身灰褐色,背部密布細白點及灰棕色斑。屬於晨昏及夜行性,最常棲息於砂石混雜的河床、人車稀少的道路、荒廢裸露地等地面,白天會伏坐於地面或礫石上,依賴保護色躲避敵害及休息。以空中飛行的各種昆蟲為食,於黃昏開始飛行覓食,也會利用都市夜間的燈光覓食。2至7月間繁殖,不營巢,直接於沙礫地、柏油或水泥地面產卵與孵卵。近年因氣候異常且河川不斷進行整治工程等干擾,再加上921地震及颱風豪雨對於河川棲地破壞加劇,它們的生活與分布範圍有快速向郊區及城市擴張的趨勢,與人類的接觸日漸頻繁,人與鳥間的干擾及衝突大為增加;特別是繁殖季節,雄鳥高亢刺耳的「追伊~、追伊~」鳴叫聲,更徹夜不停,對於很多居民的睡眠與生活安寧造成嚴重困擾。
像南亞夜鷹這種在地震後受到棲地改變的影響,分布及生態行為產生巨大改變,並衍生人類日常生活與鳥類的衝突的案件,雖然不多,但它確是一種我們在震後重建期觀察到且值得深思的警訊。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