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球嶺對基隆的交通阻隔,可由劉銘傳鑿隧道和日本人修築鐵路,此兩大工程的艱鉅和堅持上得到印證,隧道和鐵路未通前,一般人只能肩挑手提,攀走基北古道來溝通山前與山後。「獅球嶺平安宮」即位於溝通基隆市街與八堵之間山路的節點上,這條山路因屬重要聯絡要道,故又被稱為官道。
平安宮是座土地公廟,建於1796年(嘉慶元年),迄今超過二百年歷史,歷經七次重建。由於獅球嶺不僅是交通要道,也是古戰場,清法戰爭和乙未之役均有多場戰役在此攻防,也在當地流傳多則土地公護民退敵的傳說。
1915年(大正4年)《基隆公學校校長岩瀨六藏調查書》中所記有關土地公的傳說:「明治17年清佛戰爭之際,佛軍以大砲攻擊獅球嶺,土地公變身立於山頂,以手杖指著佛軍,或指或叩,指指叩叩之間,佛軍發熱造成死傷。由於土地公顯靈,平時又非常靈驗,信眾深信仰土地公,因此決定凡從廟前通過的文武官員或人民,無論騎馬或乘轎,均下馬、下轎,由山下徒步通過。」
由於土地公顯靈助清軍的傳說非常盛行,地方上許多人都知道法軍攻打獅球嶺時,土地公顯靈,化做一個老頭,拿著拐杖,對著法國兵將,一個一個指,結果法國軍隊好像得了傳染病,個個腹瀉不止,無法打仗,最後被清兵打敗。將法軍因水土不服,得疫病死傷慘重,歸因於神明護佑,這正是庶民百姓願意接受的神話。
近年獅球嶺平安宮再度重修,工藝力求精美,邀請國家藝師林洸沂作交趾陶壁畫「獅嶺匝雲」,構圖即是採用土地公助清軍擊退法軍的傳說作為題材的。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