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正脊兩端收頭翹起如弓是為「燕尾」,又稱「燕仔尾」、「翹脊」,客家人稱之為「翹鵝」。傳統上約定成俗認為廟宇、官署及舉人以上之官宅才能作翹脊燕尾。
以飛鳥作為脊飾,可追溯至漢代,當時常用鳳凰及朱雀,具有通天納祥之象徵。臺灣、福建及廣東多燕子,因此以分岔的燕尾裝飾屋脊。
燕尾調脊是一種高超而困難的技巧,古時有以竹枝為骨的做法,近代則多為鐵條,也有在鐵絲外纏繞麻繩,再包覆灰泥。燕尾的構造形態區份,又可分為單開叉、雙開叉、尖頭開叉,單層及雙層。一般而言,宅邸的燕尾裝飾較少,起翹曲度不高,廟宇的裝飾華麗,起翹曲度亦較為張揚。圖片為臺中樂成宮。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