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97台北縣美展《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畫冊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展件「漂浮的房子」、「一些關於河流的座右銘」、「流光似水」、「漂島」作品圖錄

1997台北縣美展《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畫冊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展件「漂浮的房子」、「一些關於河流的座右銘」、「流光似水」、「漂島」作品圖錄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1997台北縣美展《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畫冊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展件「漂浮的房子」、「一些關於河流的座右銘」、「流光似水」、「漂島」作品圖錄

1997年台北縣美展的主題為《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本文收錄內容為於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展出之作品圖文說明。包括:泰國藝術家蒙田‧布馬(Montien Boonma)的作品為〈漂浮的房子〉(材質:鋼管、鋁管、鋼絲、鐵絲、鐵桶、照片、水、燈泡、花精油),規劃構想「河流,好似生命之意象,留下或短暫或永恆的駐記,能使人們沉浮於其中。住在泰國河旁的人們生活,令我十分著迷。他們習慣住在船上─一個漂浮的房子。他們的習慣、活動及生活態度都深深地順從這自然的流動性特徵。在這件作品中,我乃運用河流的水波特色,結合波浪與房屋的影像。此裝置的主要元素,同時包括了泰國和台灣不尋常的河流影像。」

林慧如的作品為〈一些關於河流的座右銘〉(材質:玻璃魚缸、金魚、布、壓克力板、水管、木板、塑膠草皮、小樹、電視、錄影帶、報紙、照片),規劃構想「對於河流的感受,我曾受困於兩種情結:一好一壞,自然與文明分佔兩個極點。我的作品是以河流反諷熱衷經濟文明的社會,透過物件裝置與座右銘式的文字組合,娓娓道出了河流生態變遷與文明發展之消長關係。作品中以「布」象徵著自然的河流,水平的流向由左至右,將時間轉化成為一種往返。過程裡,「布」成為每一組裝置的中心主軸,引出自然遇合文明的種種事實。在每組裝置牆面均貼有座右銘式的文字,使文字的敘述與意象裝置,合成一連串河流的獨白。」

晶矽族群的作品為〈流光似水〉(毛玻璃、電腦、投影器、木板、蓮蓬頭、水龍頭),規劃構想如下所述:「本作品擬結合電腦科技與多媒體,表現出『河流』主題。展場中,我們將製作一個密閉空間,使觀眾一進入這個空間,便溶入我們所建構出來的情境。在其中,觀眾可以操弄現場裝置,如水龍頭,來啟動投影機,並進入四段自己控制出來的流程。影像內容分成:時間之流、生命之流、罪惡之流及希望之流。」

顧世勇的作品為〈漂島〉(大理石、喇叭、錄放音機、霓虹燈),規劃構想如下所述:「長久以來,我嘗試以裝置手法來探討藝術創作過程中,知覺擴展的可能性。本作品即是對於存有空間再認知的一種情境建構。『漂島』一作將在漆黑的空間裡,散置由黑色光面大理石面接觸後的沁涼觸感,伴隨著傳自天花板夾層閃爍光點與潺潺流水聲,每個人的身體宛如漂流於水面上的獨舟,航向未知的無數邊岸。質言之,本作品乃藉由觸覺和聽覺的反覆辯證,激發人們對於存在空間和狀態的一種感悟。」


貢獻者-角色

主辦單位:台北縣政府;協辦單位:伊通公園,竹圍工作室;策劃單位: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帝門藝術教育基基金會;贊助單位:美國亞洲文化協會,日本交流協會,日本資生堂,香港藝術發展局


貢獻者-名稱

蒙田‧布馬(Montien Boonma),林慧如,林慧修,邱維定,林芝宇,吳靜怡,謝小梅,陳曉雲,張月琴,劉芸后,顧世勇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1997台北縣美展《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畫冊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展件「漂浮的房子」、「一些關於河流的座右銘」、「流光似水」、「漂島」作品圖錄 / 撰寫者: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4987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其他
建檔單位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撰寫者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創作者
陶亞倫,陳志誠,晶矽族群,顧世勇,林慧如,季鐵男,徐瑞憲,王文志,林漢鼎,劉時棟,周成樑,陸培麟,池田一,武民新(Vu Dan Tan),王純杰,于逸堯,蔡仞姿,蒙田‧布馬(Montien Boonma),席德‧席勒達瓦(Sid G. Hildawa)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97/10/04 ~ 1997/11/02

出版日期
1998/04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