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板門表面凸出許多如鐘形的裝飾物,也稱為門乳釘。它源自古代的城門,為了加固與防火,在木板上加鐵板,並以卯丁固定。除了城門,宮殿外門或廟宇外門也可用門釘之制。
臺灣寺廟中有些不繪門神的,常用門釘之制。臺南孔子廟或臺北孔子廟皆不繪門神,其櫺星門皆採門釘之制,並取108顆門釘之數。另外,武廟(關帝廟)也不用,民間傳說關羽善用關刀除惡除魔,因而武廟不繪門神。臺南祀典武廟及新竹關帝廟皆採用門釘之制。
王益順設計的臺北孔子廟櫺星門即採用108顆門釘的大門,相傳也比附天上星宿之數目。它的排列方式是4顆13排,再加2顆成為54顆,兩扇門共計108顆。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