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傳統棟樑在中脊樑下方的小橫木,左右出束尾,稱為「頭巾」。其形狀略如古人綁頭髮的帽巾,具有承托中桁,穩定桁木,使之固定不致滑動的作用,具有脊束功能。
在江西省一帶民居建築亦有相同的構件,當地匠師稱為「紗帽」;雲南匠師稱之為「樑帽頭」,與臺灣匠師稱法相近,名稱雖有不同,但實指同一構件。
如遇偶數步架,沒有中脊樑的捲棚頂,則不會有「頭巾」,而配合屋頂曲線弧度,改施以「八字束」,以承頂並銜接最頂端的兩根桁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