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員光

員光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員光是位在樑下之長形木構件,可施雕,其功能為穩定樑柱,保持樑柱交角成九十度而不變形。

        粵東稱大樑為「載」,可見於臺中萬和宮,「垂」指接在木載之下的員光板,「木載垂」見於臺中元保宮石碑,這是潮州方面之稱法。據《淡水廳築城案卷》,其接在角步通樑下者,稱之為「角步圓光枋」;接在出步通樑之下者,稱為「出步圓光枋」。溪底匠派王益順偏愛巾形的員光板,也把這做構件稱作「通巾」。

        員光常見的雕飾主題有四季花卉、文武戲齣等,講究的員光採「雙面見光」,亦即前後都施以雕飾。知名的鑿花匠曾就一塊員光,前面雕馬首,背面雕馬尾,是同一題材、雙面見光的經典案例。圖片為大龍峒保安宮員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員光 / 撰寫者:李乾朗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64893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
別名
圓光、圓光枋、通隨、通巾、木載垂、隨樑枋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宋朝李誡,《營造法式》,台北:聯經,1978。 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遠流,2003。
撰寫者
李乾朗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