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南鯤鯓代天府正殿拜亭圓形藻井

南鯤鯓代天府正殿拜亭圓形藻井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南鯤鯓代天府正殿拜亭圓形藻井

        藻井常見的形式為八角形,所以宋朝李明仲《營造法式》書中稱之為「鬥八」藻井。

        圓形藻井因為斗栱要作成彎曲形,所以較少。1923年(大正12年)王益順受邀到臺南市北門區改築南鯤鯓代天府,他在大殿之前的拜殿設計一座正圓形藻井,保存至今仍很完整。

        圓形藻井所用的栱為弧形,製作時要將木材鋸成特定弧度,施工較不易。南鯤鯓代天府這座圓藻井的斗栱呈「魚鱗」狀,疊高時漸漸縮小,構成像萬花筒樣的華麗圖案,是參觀南鯤鯓代天府時不可錯過的一景。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李乾朗,《溪底派寺廟建築大師-王益順傳》,台北市:燕樓古建築,2006。 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市:遠流,2003。
撰寫者
李乾朗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