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階垂帶

石階垂帶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規模較大的寺廟,其臺基愈高,古時有階級之分,帝后級寺廟的臺基可有七級或九級,大約合於1公尺以上。在石階左右以石條夾護,形如垂帶。也有一些例子,如彰化孔子廟,在垂帶上作欄杆,以策安全。

        石階的級數一般多採用奇數,如三級、五級或七級,但如在殿堂側面或背面,也可採偶數,如二級、四級或六級,它的理論根據是以「奇數」為陽,「偶數」為陰。殿堂正面多用奇數,側面可用偶數,使陰陽相調並存。

        這裡的附圖為王益順在1925年(大正14年)設計的臺北孔子廟大成殿前石階,它用七級,最上面一級屬於平臺,可不計入。而左右夾以垂帶,形式簡潔大方。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石階垂帶 / 撰寫者:李乾朗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64876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市:遠流,2003。 李乾朗,《台北孔子廟》,台北市:台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2000。
撰寫者
李乾朗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