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李白解表

李白解表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此幅位在艋舺龍山寺三川殿虎門前壁的石雕窗作品,採多層次透雕手法,雕刻戲齣內容為〈李白解表〉,又名〈李白寫番表〉,出自文學作品《隋唐演義》第八十二回〈李謫仙應召答番書高力士進讒議雅調〉與《警世通言》第九卷〈李謫仙醉草嚇蠻書〉。

        石雕窗所雕刻的三個人物分別是慵懶靠在桌上書寫番表的李白,蹲坐在地為李白脫靴的太尉高力士,及位身著官服、頭戴官帽不甘願為李白磨墨的太師楊國忠。

        主要故事情節在唐朝開元年間,李白上京城去考試,因不肯賄賂當權者,被高力士、楊國忠趕出考場。李白暫時居住在賀知章家。有一天,渤海國遣使呈遞國書,言詞放肆又傲慢,可惜朝臣上下沒有人識得番文。賀知章和孟浩然共同奏起聖上稱李白博學多能,而且精通番文,唐玄宗便復命李白手草蠻書回答。李白見到楊國忠和高力士站在一旁,就想起了昔日的恥辱,奏令兩人磨墨脫靴,唐玄宗准奏。李白草詔立就,讓蠻使攜詔回國,渤海國王看完詔書後,大驚失色,見識到天朝人才背出,不敢再有所逾越,立馬遣使送降書入朝謝罪,以示忠心無二。

        透過石匠精湛的雕刻技藝,故事情節顯得活靈活現,人物表情、姿態也刻畫的十分細微。透過理解〈李白解表〉故事內容,我們得以一探唐代科舉制度、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匯發展以及朝貢制度的國際關係。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
別名
李白寫番表、李謫仙應召答番書高力士進讒議雅調、李謫仙醉草嚇蠻書
撰寫者
羅美崴、劉冠伶
資料來源
艋舺龍山寺官網:雕刻記憶-龍虎門石雕窗 http://www.lungshan.org.tw/tw/03_2_11_art.php 《艋舺龍山寺季刊》第15期,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2012。李乾朗,《艋舺龍山寺調查研究》,台北市政府,1992。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