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科舉考試分三甲取士,除了一甲為前三名的狀元、榜眼、探花外,二甲第一名則稱為「傳臚」,「臚」的本意是傳語,上傳語告下為「臚」,「傳臚」亦指科舉時代殿試揭曉後,唱名傳呼召見的儀式。
臺灣古建築棟架的斗抱常雕以兩隻螃蟹,因蟹身有甲殼,引喻為二甲,螃蟹四周圍以蘆葦,「蘆」與「臚」同音,因此二甲傳臚可代表科舉中第或求得功名之意。
臺灣傳統寺廟裝飾常出現祈願吉兆的寓意,,以螃蟹為裝飾題材者,實例可見於北港朝天宮前殿、新竹都城隍廟等。圖片為新竹都城隍廟前殿之「二甲傳臚」斗座。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