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古建築裝飾紋案常用卷草或蔓草,傳到後世被稱為「唐卷草」,以稻穗或麥穗作為圖案,具有五穀豐收之象徵。臺灣古建築從牆腳的石雕,牆壁門窗的邊框,樑柱上的斗栱、斗抱以及屋脊,處處可見卷草為母題的裝飾。
特別醒目的是屋脊尖端的卷草泥塑加彩裝飾,從枝梗上一葉一葉地展開來,每一葉皆呈「S」型,增加動感。本圖為臺北孔子廟屋脊的卷草,匠師俗稱「草仔花」,事實上只有葉,沒有花。呈現旋渦狀,是臺灣廟宇最典型的卷草脊飾。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