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寺廟除了有豐富的石雕、木雕或對聯匾額外,還可將「書卷」的形式融入,強調其文化象徵,故我們常見到「書卷竹節」窗及書卷造型之彩畫。另外在廟前的石階處,也常見到將石階作成書卷形狀之「卷書階」。
將台基前的石階設計成一本打開的書,似乎寓意「開卷有益」或「書中自有顏如玉」。當1919年(大正8年)王益順改築艋舺龍山寺時,石匠在前殿及正殿的階梯均作「卷書階」造型。這種設計也影響後來其他寺廟的設計。
比較艋舺龍山寺前殿與正殿之卷書階,前者為左右打開的卷軸,後者為上下打開的卷軸,各異其趣,巧妙的將畫軸轉化為石階,設計極富巧思。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