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艋舺龍山寺的牌樓

艋舺龍山寺的牌樓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艋舺龍山寺的牌樓

        牌樓是一種只有柱子與屋頂的紀念性建築,它通常樹立在宮殿、衙門或寺廟前面,具有界定神聖或尊貴空間之作用,一般小廟或住宅很少樹立牌樓。

        牌樓與牌坊之差異,主要是裝飾程度。牌坊也當石柱,如臺北二二八和平公園內的洪騰雲「急公好義」石坊,它的雕刻樸拙,無色彩之繁麗感,給人以莊嚴之紀念意味。但是寺廟之牌樓,則特別重視屋簷曲度,特別是燕尾脊向天飛揚,簷下斗栱繁密,表現華麗多彩之美感。

        艋舺龍山寺前的「四柱三間二重簷」大牌樓即為典型的代表作。這座牌樓在王益順初設計時並無,而是1960年代由廖石成所設計。它採用鋼筋水泥結構,但外表貼石材,使人以為是石排樓。屋簷二重,簷下安置網目斗栱,大樑也佈滿雕刻並安金,顯得高貴而華麗。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李乾朗,《艋舺龍山寺》,台北市:雄獅,1989。
撰寫者
李乾朗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