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中樂成宮

臺中樂成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臺中媽祖廟樂成宮在市區東北邊的旱溪,文獻記載初建於1790年(清乾隆55年),但清代方志很少關於臺中樂成宮的記載。到1924年(大正13年) ,隨著灌溉水圳完成,人民富足之社會背景,全臺掀起寺廟改築風氣,臺中樂成宮也由信眾集資改築,因陳應彬剛完成臺中林氏宗祠之重建,接著也承攬樂成宮的工程。

        1924年(大正13年)先建大殿, 1929年(昭和4年)再建前殿,形成兩殿兩護室之格局,這即是我們今天所見的形態。陳應彬在前殿也設計「假四垂」頂,並且也調高一些,使它看起來較高聳挺拔。

        而臺中樂成宮最大的特色在於正殿,它與前殿一樣寬,都是三開間,但為了支撐上簷屋頂重量,在次間又增加一排柱子,使殿內柱子增多,因而轉變為五開間。所幸殿內左右增加「暗厝」,也具備強化結構之作用,類似的設計,可追溯至清代的彰化城內元清觀,就全臺而言,仍屬稀有之例。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中樂成宮 / 撰寫者:李乾朗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63768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
別名
旱溪媽祖廟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電話
04-22111928
所在地-名稱
臺中市東區旱溪街48號
參考資料
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市:遠流,2003。
撰寫者
李乾朗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