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景福宮位在桃園市中正路與中山路及博愛路所圍成的圓環上,為全臺最大的開漳聖王廟,又稱聖王廟,主祀漳州人的守護神-開漳聖王。
在1923年(大正12年),景福宮因市區改正移建,1925年(大正13年)新建為兩殿兩護室的廟宇建築,採用「前後對場」作。1961年(民國50年)及1985年(民國74年)均進行部份的整修,而成為今日之規模。建築設計總理是大木匠師陳應彬,對場前殿由吳海同執篙、正殿由陳己元承建。彬司與海同司經過大龍峒保安宮及三重先嗇宮的建廟競爭,因相互欣賞對方技藝,在桃園景福宮建築已由「仙拚仙」轉變成「英雄相惜」的合作競技模式,讓桃園景福宮建築整體,更有了和諧的美感。
桃園景福宮「對場」,最令人激賞的是假四垂屋頂及看架斗栱的表現。彬司假四垂頂嚴謹複雜,翼角使用串角童柱,讓翼簷外伸深遠,斜栱吊筒秀麗;而海同司則不用串角柱,翼角弧度優美漂亮。簷下殿內看架,海同司用彬司最拿手螭虎栱挑戰;螭虎由外簷口壽樑,在明間處竄昇,經過排樓,一隻搭一隻,溜到三川殿內,左右更以螭虎連栱交首連接;而在前步口,最吸睛的是前伸後仰兩隻螭虎,更以頭額互相依偎,模樣十分恩愛。陳己元的螭虎栱,前瞻回望,型態各異技法純熟。桃園景福宮上百隻螭虎栱,號稱全臺之冠。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