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鳳儀書院整修前的講堂正面

鳳儀書院整修前的講堂正面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鳳儀書院整修前的講堂正面

照片為20051028日(民國94年)鳳儀書院整修前的講堂正面。

鳳儀書院講堂是書院最重要的建築,敞廳式有三開間的寬度,是老師與學生間「傳道、授業、解惑」的地方。左邊的木板隔間、講堂內的紅磚隔間、右邊水泥房子在同一張照片裡,讓人無法想像這裡應該是清代的書院建築。鳳儀書院建成時通道動線寬敞,臺灣光復後住進了許多租佔戶,當時的住戶空間都不大,彼此都會想辦法找出可以利用的空間,所以違建隨處可見,讓講堂看起來像是三合院住宅。對比不受人為破壞的講堂屋頂,平脊與燕尾翹脊結構完整,泥塑剪黏只剩鐵骨,但仍可看出講堂建築的不平凡。

2014年鳳儀書院正式對外開放參觀後,屋頂上變化不大,泥塑剪黏依舊只有鐵骨,而講堂空間已恢復成三開間的教室,空間裡擺放了桌椅山長與學生的藝術塑像裝置,這裡也成了書院整修開放後,遊客熱門打卡的地點之一。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正修學校財團法人正修科技大學
地點-地址
鳳明街62號
地點-縣市區
高雄市
撰寫者
鄭溫乾
時間迄
清朝嘉慶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地點-緯度
22.6277832
地點-經度
120.3594892
時間起
清朝嘉慶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時間分期
2005年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