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路一段138號這棟老房子,繼承自申請人的阿嬤,人稱安平嫂,民國54年的剪報上說,安平嫂簡直跟安平港一樣聞名。老一輩的府城人都認識,臺南人要結婚時,都想要來安平布莊買嫁妝或者是做西裝。安平嫂不識字,但非常勤儉有堅強的意志力及經商的頭腦,臺灣光復後從安平延平街來到市區的大菜市(西門市場)擺布攤,大家都叫他安平嫂。
本建物興建於1953年(民國42年),其結構為加強磚造,外牆材料為抿石子。原有內牆、樓梯、屋面均破舊不堪,本案拆除部分屋頂隔熱鐵厝,整修內部,修建廁所,屋面防水隔熱處理。所有管線水路重新施作。原有外觀壁面部分區域有或大或小的剝落,均已修復。
二樓依三樓開口形式以紅磚砌回部分牆體,外觀再敷以抿石子。鋁窗顏色為較具古典性質的發古銅色,內嵌鋁條方格化玻璃面,降低大面玻璃的現代感。陽台下側剝落的混凝土,將鋼筋除鏽後補敷環氧樹脂和鋼板補強,上側面重施洩水,並在邊緣加設滴水條避污痕,欄杆則以舊形式去鏽重新油漆,恢復街屋原始樣貌。
建物建造於民國41年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期間並無改造而破壞其立面,本案進行修護還他本色,使老屋再生並注入新生命。經本次改造及修護,活化了老屋而達成風貌保存及深化街區文化內涵,提升在地居民對於歷史街區之共同意識,以再造歷史風華。
本案整修後將做為藝術展演及關懷照顧者使用,一樓作為咖啡品嚐及體驗及照顧者喘息空間,二樓陶藝展覽及藝文講座,三樓手沖及咖啡烘焙。配合文化部及文化局及社區辦理活動,講座均將提供社區一定比例名額等。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