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龜理1932年(昭和7年)於公學校畢業,1935年(昭和10年)經人介紹向陳應彬拜師學藝。陳應彬為一出色的大木匠師外,細木雕刻他也在行,因此一棟建築的大小木工程通常由彬司一手包辦。而當時黃龜理隨彬司一同建廟通常負責細木雕刻,即今日所稱「鑿花」。
大木與細木雕刻之不同,在於細木雕重視在一個面積內的構圖安排,花卉、走獸、人物、博古圖之間的構圖及雕刻技法中講究大面積觀看視角的層次,分配剔底雕、內枝外葉、雙面見光等,使細木雕刻之趣味更為生動,亦不輸大木匠師的表現。
黃龜理除雕刻建築物的通隨、托木及圓光外,也設計神龕,而神龕的量體龐大,因此常需要多位匠師共同雕刻。龜理司的神龕作品可見於新北頂泰山巖、艋舺龍山寺、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等。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