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件為潘許淑英產婆試驗合格證書之掃描檔。
清末及日治時期,台灣婦女生產存在風險,民間普遍流傳「生得過麻油香,生不過四片板(台語)」的說法。
日治時期西醫人數不多,偏鄉地區婦女多數在家生產,而且傳統觀念影響致使婦女生產不願意到基督教醫院給男性醫生看診。1902年,臺北醫院制定產婆養成規則,以看護婦畢業而成績優良者,再進行相關訓練修業一年而成為產婆,此時只限日籍婦女可以學習。1924年總督府修訂相關規則,若自行參加產婆考試及格,或畢業於指定的私立助產婦學校、產婆講習所等,皆可透過官方考試,取得經地方長官許可的合格證書後,執行產婆業務。
許淑英女士1941年進入彰基護士訓練班學習,成績優良,1943年經過考試合格後獲得產婆合格證書,繼續在彰基服務。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