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則資料包含的三張照片,都是振祐堂八家將團曾經出陣時被拍攝的照片。在嘉義市的眾多家將團中,振祐堂八家將團不是嘉義市內最早成立的家將團體,以振字為一脈的八家將團體,嘉義市內最早成立的八家將團也非振祐堂八家將團。自從西元1964年(民國53年)振祐堂八家將團成立,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都經常被聘請至各宮廟成為遶境隊伍的陣容,甚至在出陣與當地民眾的互動下,振祐堂八家將團的成員遂逐漸發展「家將坐炮」這個民俗行為。
台灣的廟會在現代化的發展下,曾經有過一段嚴重的脫節,八家將團體還逐漸被一般民眾視為脫序年輕人的代名詞。截至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為止,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為了讓民眾理解家將曾經的風光,曾委託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於2017年,分別記錄慈濟宮如意振裕堂八家將團及古桃城拱吉堂什家將團。只是同樣在西元2019年(民國108)被登載為嘉義市市定民俗陣頭團體的振祐堂八家將團,由於該調查計畫不再辦理,其發展歷史便難有人專責進行記錄。
振祐堂八家將團除了昔時的經常出陣紀錄,透過照片能藉此補充嘉義、台南等地的昔時街景,堂內的諸多老成員從小便居住在過溝里附近,對於該庄頭過溝仔,或是過溝仔震安宮的歷史都有其珍貴的歷史記憶。同時,這些老成員,由於加入振祐堂八家將團的時間相當早,因此對於八家將出陣的細膩注意事項,以及出陣時曾經遇過的大小事項,都能透過眾人的回憶,重建該時期的歷史事蹟。在嘉義市的家將團體中,許多家將團的成員大量搬離嘉義,或是年邁成員紛紛離世,對於家將的出陣相關祭儀規範,鮮少有成員能夠完整說明。振祐堂八家將團是嘉義市少數有能力繼續出陣,同時又有老成員能夠帶領新成員理解八家將相關文化意涵的家將團體。鑑於此,阮劇團遂展開「穿梭大街小巷的神明護衛隊:嘉義市振祐堂八家將團文物暨口述歷史調查。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