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輪口編 - 竹編燈籠

輪口編 - 竹編燈籠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輪口編 - 竹編燈籠

由臺南市竹工藝師蔡惠婷以輪口編製作而成的竹編燈籠,為單輪口構造,綁有麻繩方便提取,將蠟燭或燈具放置於其中,即可作為燈具,光線會從輪口編的五角格或六角格中透出;此種輪口構造在過去也用作臺南市龍崎區當地竹炭產業衍生的竹編火烘開口。


在臺南竹業史當中,輪口編除了用作燈籠與燈罩,也用於編織盤器;利用輪口編中央留空的特性,再以六角編做穿花來編織出竹編板,增加精緻度,作為 1960 - 1980 年代(民國 50 - 70 年代)的竹產業外銷時期的高單價商品。


根據蔡惠婷所述,對於不熟係竹編的人而言,由於竹編的五角球都以五角編製成,單輪口的輪口編燈籠也很容易被誤認為是五角編,辨識方式在於看開口是否為向外的放射狀,如果為放射狀即為輪口編,呈現五角格的則為五角編。


本筆資料之數位物件由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向財團法人臺南市竹會秘書蔡惠婷徵集取得授權,詮釋資料由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彙整後撰寫。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輪口編 - 竹編燈籠 / 撰寫者: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Invisible&id=629303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
撰寫者
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
保存者/保存團體
台南市竹會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