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植物是紫斑蝶最愛的高士佛澤蘭(Eupatorium clematideum var.gracillimum),埔里地區在921地震以前,一般居民對蝴蝶食草與蜜源植物的人工種植,其實很陌生,且不重視;921災後重建時期,透過環境保育的倡議和行動,逐漸成為友善社區的推動項目。
高士佛澤蘭是菊科小灌木或草本,單葉對生,葉片三角狀卵形,葉緣有寬鋸齒,花白色至略帶粉紫色;它是台灣特有變種,原產屏東縣恆春半島平地至海拔1,000公尺地區;921震後重建期,特別是2011年以來,透過新故鄉基金會、暨南大學和集集特生中心,有意識地在桃米紙教堂、仁愛鄉南豐社區和魚池鄉東光社區等地推廣種植,每年4到10月可看到大量紫斑蝶類及青斑蝶類的蝴蝶,來吸蜜及飛翔交配的特殊景觀。2020年8月台一生態休閒農場還特別以大量高士佛澤蘭與馬利筋、馬纓丹、繁星花等營造廣大的蝴蝶迷宮,吸引不少訪客及賞蝶人潮。
921災後重建的環境復育,從政府部門到社區,開始省思並強調人與大自然的和諧關係,再配合生物多樣性保育公約、農村再生、環境教育法等政策與法令,埔里地區由桃米社區開始,不斷在生態調查、生態教育、生態工法和蝴蝶棲地營造等方面持續努力,才開始認識高士佛澤蘭這類蜜源植物,並在自家民宿、農場及風景區大量種植,希望保護蝴蝶,也吸引訪客。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