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七虎新村與台灣其他地方的眷村一樣,七虎新村的興建是1949年安置國共戰爭來台的大批軍人及軍眷的臨時居所,主要為輜汽一團為軍隊運輸補給部隊所興建。居住在七虎新村的孩童,童玩包括翁仔標、陀螺、竹蜻蜓、跳房子、放風箏、踢毽子……孩子們製作、交換最珍愛的遊戲與玩具,分享玩法,一起遊戲,形成快樂成長最珍貴的回憶。
跳房子又稱跳飛機或跳格子,玩家在地面畫定的圖上跳躍前進,有很多玩法,深受眷村小孩喜歡。首先在左鄰右舍童伴在空地上,畫出雙翼式飛機的形狀,或是畫成房子,就可以開始遊戲。有時候也會在隔壁七虎球場,一根粉筆或樹枝,在地上畫起九個格子,快樂一起玩起來。由於無法取得當時老照片,依據受訪者口述,邀請北投社區大學黃德謀老師手繪回顧繪圖,並由受訪者指認無誤,以扣合該主題。
這種童年傳統典型遊戲,集體遊戲,可說是往昔最方便、最常玩的兒童遊戲之一,也是1970年代七虎眷村小孩最佳童玩代表。不過,隨著經濟發展,以致娛樂方式的豐富,跳房子這個遊戲漸漸被電腦遊戲所取代。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