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虎新村是一個營區,房子都是土仔厝,竹編編好再用土填滿的房子,是阿兵哥自己蓋的,主要是1949年安置國共戰爭來台的大批軍人及軍眷的臨時居所,為輜汽一團為軍隊運輸補給部隊所興建。
1970年代,走進北投光明路上七虎新村巷子,左手邊是義方幼稚園,右邊是第一銀行的網球場,圍牆上架了鐵絲網,幼稚園的後方是一大塊空地,空地上有個用水泥圍成四方型的垃圾收集區,眷村裡的婆婆媽媽們利用空地當晒衣場,空地後方便是幾10戶的人家,緊鄰磺港溪邊,溪的對岸便是北投區公所,至今已剩零星住戶。
當時學童中午放學回家,最高興的事,就是趕快到有電視的人家,拿板凳來看史艷文布袋戲,一直看到電視螢幕關起兩扇門時才散去。由於無法取得當時老照片,依據受訪者口述,邀請北投社區大學黃德謀老師手繪回顧繪圖,並由受訪者指認無誤,以扣合該主題。
七虎新村旁的北投七虎球場,興建於1952年,曾經是亞洲最偉大的籃球場,也是國軍實施運動外交國際籃球交流比賽舉辦的場地,訓練出很多國手,除了籃球外,這裡也是當年七虎新村居民的生活重心,呈現七虎新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助於七虎新村集體生活記憶推動。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