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杵與木臼是布農族人去除食物外殼的器具,布農族人就地取材應用質地堅硬的 havutad (櫸樹)製作而成。手舉的叫木杵,舂米的凹槽圓形器具叫木臼。布農族即以木杵搗木臼來舂米,將粟米去殼之後烹煮食用。
布農族人實行大家庭制,搗米的工作是由媳婦們輪流來作,清晨雞鳴之後,即起床開始搗米,每次搗米只搗一天的份量。有時丈夫也會幫忙搗米,畢竟搗米是一天之中,第一件要做的重要工作。所以布農族人也會特別為孩童製作小型的木杵和木臼。大致而言,婦女應用中型的木杵與木臼,男子則用大型的木杵與木臼。
臺灣原住民諸族大都以粟米為主食,因此木杵和木臼為各族必備的生活重要器具,木杵臼的外形又因族群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大體而言,布農族、泰雅族、達悟族等的木臼外型都帶有腰身,鄒族的木臼則似木鼓般的腰身突出。(摘自延平鄉志-洪健榮等撰述;洪健榮、田天賜主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