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五福銜祿壽——臺灣水果花磚

五福銜祿壽——臺灣水果花磚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五福銜祿壽——臺灣水果花磚

早先花磚的圖案多翻製原生歐洲的圖騰,接著日本也逐步開發加入日本文化風格的花樣設計,緣臺間貿易交流,「花磚」工藝傳入臺灣且大受歡迎,當時的日本磚廠亦會參考華人文化,研發富有濃厚在地化產品,促進市場熱絡。


磚上繪壓的圖樣自上起順時針依序為:「仙桃」、「石榴」、「佛手柑」等三果,而四角則是「蝙蝠」的描形。「仙桃」翻篇自神話故事有長生長壽之寓意,「石榴」因果實多籽,衍意出「多子多孫」的意涵;「佛手柑」則形似「佛手」,古人認為是「佛」與「福」音近,且果實多瓣,如佛賜福多,而四角的蝙蝠翩飛亦是音同「福」,故被古人視為吉利象徵。既有福自四方來,加上有佛賜福,似在說道「五福臨門,祿壽共享」的吉兆,另構圖運用鈷藍釉底作襯添足尊貴氣息,也將水果描繪烘托得更為寫實生動。


此面花磚經查是由日本的瓷磚公司【不二見燒】製造,約於西元1915~1935年間引進到臺灣,多運用於傳統民宅或廟宇。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五福銜祿壽——臺灣水果花磚 / 撰寫者:徐嘉彬、簡伶潔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台灣花磚博物館(台灣花磚文化有限公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26615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台灣花磚博物館(台灣花磚文化有限公司)
撰寫者
徐嘉彬、簡伶潔
創作者
攝影者| 台灣花磚博物館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