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南竹業史代表性物件-水果籃(竹工業產業發展期)|莫永崇

臺南竹業史代表性物件-水果籃(竹工業產業發展期)|莫永崇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臺南竹業史代表性物件-水果籃(竹工業產業發展期)|莫永崇

由臺南市關廟區竹工藝師莫永崇所創作的水果籃,有著以兩環竹片結合而成的單提把;以經過去菁的桂竹編織而成,是 1960 年(民國 49 年)後臺南竹產業引入工業設計思維後的新式設計,由傳統的禮籃改造而成的水果籃。


臺灣傳統竹編當中,過去用來承裝水果的禮籃多為有上蓋、單提把,且籃面編織密合的一種籃器,除此之外,過去臺灣社會講求「圓滿」的思維,以形求其意,竹器多作為正圓形或是方形;到了 1960 年代(民國 49 年 - 民國 59 年)因歐美與日本市場的訂單需求,禮籃等傳統竹編才被衍生為水果籃、麵包籃等籃器,並且出現橢圓形甚至船型的設計。


此件水果籃在現今看似平常,其上以兩環纏繞構成一個提把的設計,卻是莫永崇結合工業設計思維與現代美學才出現的風格。設計者莫永崇於 1966 年(民國 55 年)經由台灣手工業推廣中心派遣至關廟實驗工廠,任職前後皆投入大量心血創新台灣竹產品的設計與功能性,促進了臺南地區於 1960 - 1980 年(民國 49 年 - 民國 69 年)之間的竹產業蓬勃發展。


本筆資料之數位物件由社團法人臺南市竹會向莫永崇徵集取得授權,詮釋資料由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彙整後撰寫。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
撰寫者
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
創作者
莫永崇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60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