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花磚「釉上彩」技術於日治時期傳入臺灣,臺灣匠師依工序在日本進口的白色瓷磚面上打稿,接著彩繪上釉、低溫窯燒而成,成品內容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當時盛行應用於民宅或廟宇。花磚上圖樣全由專業藝師手工繪製,因此每面都屬獨一無二之作。
高雄湖內的陳家古厝於正身入口門上的楹聯與門楣堂號「穎川」採用底襯紅釉彩的手繪磁磚替換紙本,上聯「忠第忠廉傳家寶」,下聯「仁慈禮讓繼世篇」,橫批「活本作農必讀書」,可耐久保存,嵌於入口使其教誨得長傳後世。但手繪花磚表面因為是釉上彩及釉藥的成分因素,經過風吹日曬,較易有剝落褪色的狀況,「禮」、「廉」二字本來是墨黑釉彩、紅底面,但隨著年代久遠褪色,字體隱約可見原素色磚底。
然高雄湖內的陳家古厝已於2019年2月拆除,手繪花磚現由台灣花磚博物館保存。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