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公婆椅」的由來,有一說是:臺灣傳統婚慶禮俗中,男方必須在新房中或側廳併放兩張「沒有扶手」但有「背靠」的椅子,待迎娶新娘入房後,個別入座接受祝福儀式,因椅子數成雙且分表夫、婦,緣此而有「公婆椅」之名。故此公婆椅屬常見家具,但保存良好且精美者卻是不多;精選臺灣檜木打造的【坐享榮福】公婆椅組,其木材質優、做工細緻造極,加上鑲有「花磚」裝飾,見證古今工藝流變轉化,極具收藏價值。早先由台灣花磚博物館收藏並作命名。
椅身見「牡丹番花草」雕刻紋飾,四腳有「巴洛克式車枳」設計,其椅面高且淺,藉以端正使用者之坐姿,若姿態挺拔,其威嚴、優雅便隨之流露、毋須造作。椅組的座面中央各鑲嵌一面繪有「玫瑰」、「蝴蝶」相伴相生圖樣的精美花磚,而方磚被反轉成菱形則突破直線框架,添上一點設計感。玫瑰花形嬌豔,常作尊貴代稱,若逢盛開,則蝴蝶聞香而來,而「蝴蝶」二字取其諧音更寓有「納福」、「長壽」之意,選用此幅磚樣如訴說著——女主人優雅風範,為夫招福,白頭共享榮華。
木椅上的花磚是由當時的日本瓷磚公司「淡陶(DK)」製造,於西元1915~1935年間引進到臺灣運用在建築或家具裝飾。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