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asikau 部落傳統飲食再現紀實_花生糖_料理工序(四):處理熟花生

跟Pasikau 部落傳統飲食再現紀實_花生糖_料理工序(四):處理熟花生有關的相片,共3張
跟Pasikau 部落傳統飲食再現紀實_花生糖_料理工序(四):處理熟花生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Pasikau 部落傳統飲食再現紀實_花生糖_料理工序(四):處理熟花生有關的相片,第2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Pasikau 部落傳統飲食再現紀實_花生糖_料理工序(四):處理熟花生

此道料理由Pasikau(巴喜告)部落布農族人於自家菜園所栽種,並由邱青春再現此傳統飲食料理,總共6道料理工序。

花生糖_料理工序(四):處理熟花生
雙手搓揉一旁已經放涼的花生,搓到皮膜從花生上脫落後再以簸篩的方式吹去皮膜,若是大人要吃的則不需要將花生搗碎,邱青春記憶中的花生糖是祖父母疼惜兒孫之作,也因此其中的花生是搗碎成小顆粒,讓兒童好咀嚼。

在邱青春成長的年代(1940~1950年代)的巴喜告部落,甘蔗、花生是小米田中混做的產物,老人家種植甘蔗為的是讓小孩子能吃點甜甜的食物,種植花生則是做為搭配小米飯或野菜湯的材料,物資雖不豐盛但也是自給自足的,幼年時喜歡跟hudas在一起生活 (hudas為郡社布農族對祖父母輩的尊稱),1940年代的阿公阿嬤不會很多話,想要給孩子孫子什麼東西就直接去做,也不會告訴你我要做什麼東西給你吃,默默做完才會對孫子說,這個東西是甜的、是好吃的,當hudas拿出了這樣一份從沒見過的金黃香甜要給邱青春,這樣被疼愛的美好記憶就深深地刻在她的身上。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財團法人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
地點-地址
桃源村(Pasikau部落)
地點-縣市區
臺東縣
撰寫者
陳宥融
時間起
2019/07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