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第37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杜琪峰

第37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杜琪峰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第37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杜琪峰

圖為新人杜琪峰,以《鎗火》一片得獎。

第37屆金馬奬頒獎典禮於2000(民國89)年12月2日晚上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就在外界猜測「最佳導演獎」究竟會由《臥虎藏龍》的李安、還是《花樣年華》的王家衛抱走時,出乎意料地由新人杜琪峰,以《鎗火》一片得獎。對於從能幾位國際名導中脫穎而出,連杜琪峰本人也自覺這是爆冷門。今年45歲的杜琪峰,在1972年進入香港無線電視台(TVB),從跑龍套小配角、助理導播、監製熬成電視劇導播,最後再轉戰電影導演之路。在吳宇森前進好萊塢之後,杜琪峰成了少數在用「槍火」演繹現代江湖的導演。《鎗火》描寫5個身份各異的槍手保護老大,裏頭散發著內斂冷調的陽剛氣息,杜琪峰既不誇張煽情,也不賣弄血腥暴力,而是頻繁地將畫面定格,或將節奏突然放慢,產生視覺上的強烈衝擊,這種新手法創下江湖黑幫電影的經典。該片動作多、也沒什麼對白,卻能用影像表達許多情境,成為導演最大的功力,初生之犢的他能打敗李安和王家衛,擒得金馬的主要原因。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D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D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第37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杜琪峰 / 撰寫者:鄭怡華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D 3.0 TW + / 建檔單位:中央通訊社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21765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D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中央通訊社
撰寫者
鄭怡華
創作者
張天雄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00/12/2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