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第22屆金馬獎特別獎《箭瑛大橋》

第22屆金馬獎特別獎《箭瑛大橋》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第22屆金馬獎特別獎《箭瑛大橋》

圖為新聞局長張京育(左)頒獎給《箭瑛大橋》製作單位的畫面。張京育表示,電影不只是商品,也是藝術和文化的產品,除了擫供娛樂外更發揮潛移默化的社會功能。

第22屆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於1985(民國74)年11月2日二度移師到高雄中正文化中心隆重舉行,港臺兩地2千多名電影工作者齊聚一堂,歡度這一年一度的電影盛會。星光雲集的會場,行政院新聞局長張京育兩度上台,頒發兩個深具意義的特別獎給電影《箭瑛大橋》與資深影星胡蝶,以表示他們對臺灣影界的貢獻。1977(民國66)年10月6日清晨,因為黛納颱風來襲,造成花蓮溪水連夜暴漲,連接鳳林鎮山興里與大榮里的便橋被沖毀。山興國小老師張箭與鄧玉瑛等人,為了到校上課而冒險渡河,結果不幸遭到大水沖走溺斃。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深受感動,下令在該處興建水泥大橋,並取兩位老師的名字而命橋名為「箭瑛大橋」。該故事更搬上大銀幕,由陳俊良導演,石雋,顏鳳嬌,歐陽俊等人主演。

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D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D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第22屆金馬獎特別獎《箭瑛大橋》 / 撰寫者:鄭怡華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D 3.0 TW + / 建檔單位:中央通訊社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21630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D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中央通訊社
撰寫者
鄭怡華
創作者
馮國鏘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85/11/2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