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第18屆金馬「最佳男配角獎」得主谷峰

第18屆金馬「最佳男配角獎」得主谷峰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第18屆金馬「最佳男配角獎」得主谷峰

圖為資深演員王玨(中)在頒奬後,手指著麥克風邀請谷峰(右)上台致詞的畫面。

第19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1982(民國71)年10 月24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本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入圍者,包括《武松》的谷峰、《邊緣人》的金興賢、《誰是無業遊民》的鐵孟秋;最後是由谷峰勝出,勇擒金馬,今年53歲的谷峰,是在1965(民國54)年加入邵氏公司擔任基本演員,拍過近10部電影,為港臺地區有名的性格演員,過去代表作有《新獨臂刀》、《保鏢》、《黃飛鴻》及《清宮大刺殺》等片,常以首領人物的姿態出現在電影中。在這部李翰祥執導的《武松》,是根據《水滸傳》和《金瓶梅》改編而成,內容講述武松、武大郎、潘金蓮和西門慶之間的恩怨情仇。過去常飾演反派的谷峰,在該片中詮釋老實的武大郎,不但扮成相貌醜陋、身材五短的模樣,更把劇中人物軟弱的個性,演得入木三分,因而獲得評審團青睞,一舉拿下本屆金馬「最佳男配角獎」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D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D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第18屆金馬「最佳男配角獎」得主谷峰 / 撰寫者:鄭怡華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D 3.0 TW + / 建檔單位:中央通訊社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21572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D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中央通訊社
撰寫者
鄭怡華
創作者
馮國鏘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82/10/24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