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30年臺灣流行音樂的生與死」座談會中,馬世芳(右2)與他的母親陶曉淸(左3),和參與座談會歌手合影留念,照片由左至右為張震嶽、周華健、羅大佑、李宗盛。
70年代初,隨著青春校園電影及瓊瑤電影的熱潮,國語流行歌曲以電影主題曲的姿態出現,其中以劉家昌的創作班底獨領風騷,包括尤雅、鄧麗君、費玉清、甄妮、劉文正、鳳飛飛、黃鶯鶯等人,曾是叱吒70、80年代的臺灣樂壇流行巨星,華語流行音樂的影響力更遠遍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甚至中國大陸。為了替臺灣流行音樂診脈,找出未來的出路,廣播知名母子檔陶曉清(左3)和馬世芳(右2),在敦南誠品主持了一場「30年臺灣流行音樂的生與死」座談會。身為臺灣校園民歌重要推手的陶曉清,被尊稱為「臺灣民歌之母」,她的兒子馬世芳高中畢業即在中廣青春網擔任電台來賓,介紹經典搖滾樂,並曾編輯《1975-1993臺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永遠的未央歌:現代民歌/校園歌區20年紀念冊》,2002(民國91)年在News98電台主持《五四三音樂站》,對於臺灣流行音樂的脈絡十分熟悉。畢業於台大中文系的馬世芳,不只活躍於廣播圈,更以文字暢談臺灣流行音樂,他寫的《地下鄉愁藍調》在2007(民國96)年獲得金鼎獎「最佳文學語文類圖書獎」、及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2008(民國97)年更奪下臺北國際書展「Books from Taiwan 2008」。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