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古樓遷村六十周年紀念碑

古樓遷村六十周年紀念碑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古樓遷村六十周年紀念碑

「古樓遷村六十周年紀念碑」立於中興社區中山路祖靈屋前,上方文字:「古樓遷村六十周年紀念碑 尋阻道遠跟立薪傳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六月三十日立」,下方文字:「頭目羅木蘭鐘文源 代表柳順慶 村長連瑞禎 理事長廖秋山魏振得 暨全体村民仝立」。古樓村遷居至現址前的舊古樓部落,位於力里溪上游,七佳溪支流右岸,即武威山東南方東南向山腰,海拔約1150公尺的急傾斜坡地上,為一集居型部落,在日治時代堪稱全台最大的原住民村落。日人為分化古樓社的勢力,曾先後鼓勵社民遷居至台東太麻里的新興村、金峰鄉的賓茂村,昭和15年(1941)亦有部分遷往達仁鄉東高社,而後再遷至土板村。 至日治晚期在潮州郡官方的「高砂族第二次集團移住計劃」中,曾計劃將本社移往於プツンロク(putsunlog)社山腳,成立新社稱為高見社,並設立高見駐在所管轄,雖然之後因日人離臺使計劃無法實施,但仍陸續有家戶於日治末及戰後初期搬遷至高見社,由於數目漸達百戶,而於1950年增設高見村;剩餘仍留居於舊古樓的族人,才在1957年由政府安排、頭目率領下,集體遷至新古樓現址。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古樓遷村六十周年紀念碑 / 撰寫者:楊飛容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620051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2.52787
所在地-經度
120.62606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1年)
撰寫者
楊飛容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