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掩堡遺址

掩堡遺址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影像中,調查人員蘇高弘所立之處,為楓駐在所旁的防禦敵人的掩堡,僅留存地基,為一直徑4公尺的圓形堡壘。掩堡設於各駐在所間的道路,因原住民可能會潛伏於道路附近,趁機殺害並劫奪槍枝與彈藥。掩堡為警備員藉以藏身或反攻之用的據點。掩堡種類以跪射式為主,設於防禦上必要之地點,射界内的竹木雜叢應清除,使原住民無法潛伏。楓駐在所設置於1924年(大正13年)4月1日,臺東廳為了提昇其控管內本鹿一帶原住民與漢人的效率,乃增編警手員額,將原本的257員調整至263員。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掩堡遺址 / 撰寫者:陳威潭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619198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2.8723
所在地-經度
120.96911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鄭安睎,《臺灣原住民族傳統舊社與古道研究成果 2012年》(屏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2015年);林一宏,《日本時代臺灣蕃地駐在所建築之體制與實務》(桃園: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博士學位論文,2017年)
撰寫者
陳威潭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