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近代臺灣第一位音樂家─張福興

近代臺灣第一位音樂家─張福興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近代臺灣第一位音樂家─張福興

張福興,1888年(清光緒14)2月1日,臺灣竹南郡頭分莊(今苗栗縣頭份鎮)人,於1954年(昭和29)病逝於臺北,素有「臺灣新音樂之父」美譽,致力於音樂教育的傳播、推廣,並採集民謠、跨足流行音樂的製作,重要作品有《水社化番的杵音與歌謠》是臺灣最早一篇原住民音樂的田野採譜;1924年(大正13)發行漢族民間歌謠樂譜《女告狀》,為「本省第一本工尺譜與五線譜對照之漢族民間音樂」,張福興一生的音樂際遇,就像是一部臺灣歷史的縮影,基於時代因素與大環境,最終使他成為集演奏、指揮、學術、作曲於一身的全方位音樂家。


張福興為客家子弟張桂之子,自幼自學胡琴展露音樂才華,並於就讀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期間接觸西洋樂器。國語學校畢業後,以公費生身分進入日本上野的東京音樂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就讀,師事於管風琴演奏家島崎赤太郎門下,主修大風琴、副修小提琴,為臺灣首位留日的音樂家。返臺後身任多職,在學術、教育與流行音樂界中皆能見其的身影,1922年(大正11)張福興應臺灣總督府之邀,前往日月潭水社做原住民音樂調查,爾後出版《水社化番的杵音與歌謠》,是第一本臺灣原住民音樂付梓出版的作品,他也是第一位採集整理臺灣原住民音樂的臺籍音樂家。憑藉著對音樂的堅持與臺灣鄉土情懷,獲得許多「第一」的音樂成就,將「音樂」轉化為「生命」成為終生的志願,並加以實踐與推廣。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近代臺灣第一位音樂家─張福興 /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陳怡禎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eople&id=618283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出生地點-名稱
台灣省
生年月日/時期
1888
國籍
台灣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陳怡禎
卒年月日/時期
1954
性別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